
12月20日上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王路教授受邀来我院作了题为“句子图式:一种弗雷格的思考方式”的学术报告,我院哲学系研究生及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逻辑学硕士生导师杨红玉副教授主持。
王路主要从四个方面为大家讲解了他从弗雷格的思考方式构造的句子图式。首先,他解释了什么是句子图式。他从语言、涵义、意谓三个层面分析了逻辑与哲学的区别,而句子图式为逻辑和哲学提供了中介,他指出,句子结构是由量词、谓词、专名三部分构成。因此,他认为可以借助这三个概念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其次,他从句法与语义的角度对句子进行了分析,指出逻辑的句法形式与自然语言不同,即现代逻辑既可以表达性质,又可以表达关系。他通过举例揭示了句子中谓词与量词的定义和特征,他提出谓词是由专名填充,量词是对谓词的限定,谓词无真假,并且只能通过两者匹配使句子能够判定真假的观点。接着,他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二十世纪哲学的语言转向。他用维特根斯坦、罗素、康德等例子阐明了句子图式在哲学中的运用。最后,他探讨了句子图式的意义。通过运用句子图式对语言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语言和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另外,通过句子图式方法在传统哲学分析中发挥的作用,说明句子图式是一种方法论,具有普遍意义。
与会师生就弗雷格思想、逻辑教学、摹状词理论、句子的真值条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王路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答。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对弗雷格的思想和句子图式有了清晰的认识,为同学们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逻辑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