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授 > 正文

郭桥

作者:哲管院   时间:2025-03-14

  姓名:郭桥

  性别:男

  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 职务:二级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郭桥,1970年生,河南济源人,哲学博士、博士后,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逻辑学》(第三版)主要作者,河南大学教学优秀奖获得者,河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专家。

教育背景1996-1999,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7-2009,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博士后;2013-2014,温莎大学(Windsor University)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中国逻辑思想史、逻辑与文化、因明、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开授课程:《中国逻辑史》《因明》《一阶逻辑》《非形式逻辑》《逻辑导论》

学术兼职: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因明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哲学社会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荣誉奖励:河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开封市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学术成果: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项,主持或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省部级项目等12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论文举要:

(1)《名家辩术体系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1998年第2期。

(2)《名家辩术思想的超越性品质》,《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逻辑》1997年第3期。

(3)《墨子比喻论式的逻辑性质》,《中州学刊》,2000年第6期。

(4)《严复输入西方逻辑探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第3期。

(5)《孟子谈辩中的逻辑谬误》,《人文杂志》2001年第2期。

(6)《我国的逻辑教学将走向何处?》,《哲学动态》2000年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逻辑》2001年第1期。

(7)《沈括的谬误分析思想》,《晋阳学刊》2002年第3期。

(8)《逻辑理性的融入:西方逻辑的传播对冯友兰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2期。

(9)《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美]成中英著,郭桥译),《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

(10)《西方逻辑的引入与<墨子>研究新范式》,《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5期。

(11)《同品、异品蠡测》,《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2)《逻辑东渐与中国近代时期哲学的更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逻辑》2008年第4期。

(13)《凭借新知以商量旧学—逻辑东渐对梁启超史学研究的影响》,《学术研究》2009年第2期。

(14)《逻辑与文化—中国逻辑研究中文化范式的提出及其演变》,《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逻辑》2015年第3期。

(15)《大学逻辑教育中的中国名辩学》,《中国大学教学》2015年第9期。

(16)《诡辩抑或误解—“白马非马”及其合理性论证》,《逻辑学研究》2015年第3期。

(17)《躬身因明苦耕耘,绝学相期待发越—与沈剑英先生关于因明研究的笔谈》,《学术研究》2018年第2期。

(18)《立破之间: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说理分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逻辑》2019年第1期。

(19)《因三相辩证》,《逻辑学研究》2019年第1期。

(20)《九句因辩证》,《宗教学研究》2021年第1期。

(21)《“绝学”蠡测——杜国庠的因明研究》,《学术研究》2021年第1期。

(22)《诡辞抑或正理——广义论证视域下的“离坚白”之辩》,《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4期。

(23)《论<论语>道德判断建构的三类模式》,《伦理学研究》2021年第6期。

(24)《花开这边别样红——敦煌与因明》,《因明》第15辑,2023年。

(25)《墨子“十论”中的说理方式》,《伦理学研究》2025年第2期。









上一篇:郑慧子

下一篇:叶平

教育部全国哲社科规划办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国家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社会科学院共青团网河南大学网站导航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地址:中国 开封 金明大道 邮编:475004 办公电话:0371-23885565
邮箱:zgy2015@henu.edu.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蓝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