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下午,郑州大学韩恒教授应邀来到我院,在我院3楼会议室,为我院师生主讲了题为“当前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问题”的学术讲座,院长张向东教授主持讲座,政治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参会。
在本次讲座的前半部分,韩教授主要介绍了农村基督教的研究现状与研究障碍。他指出:“中国从1807年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至1949年,虽经一百多年的传播与发展,但基督教总体发展缓慢,而自改革开放后,基督教在中国开始快速发展”。之后韩教授引用大量数据,指出了基督教徒在中国人数众多,其中农村基督教徒占绝大多数。接下来着重分析了基督教作为一种外来信仰会在1980年代农村兴起的原因,他认为:“信徒信仰基督教源于各种各样的世俗性需求,信徒在加入教会之前,对于教义并不了解,因而不可能是基于教义的信仰需求。而且信徒在加入教会之前,一般都尝试通过其他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信徒的需求通过其他方式得到了满足,则基督教皈信不可能出现,皈信基督教是在其他需求满足机制失效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需求是理解入教的关键”。总结其观点,即基督教徒信教是“因需而信”,韩教授将其称为“第一代信徒的皈信过程”。之后,韩教授又对“第二代信徒的皈信过程”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原来的看法是将“第二代信徒”看成“习得性皈信”,这是长期接受基督教文化教化的结果,是在基督教环境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出现的,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化机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韩教授之后对以上观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他认为第一代信徒是家庭外传播模式,第二代信徒是家庭外内传播模式。并认为,基督教群体特征的变化呈现“三多”特征,即“老人多、女性多、文盲多”。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呈现出家族化、姻亲化的趋势。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韩教授对基督教在我国传播的潜在挑战与治理策略进行了分析。之后韩教授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近年来逐渐由民间上升到了官方。十八大以来,从习近平主席释放的信号得出,中央越来越重视传统的治国理念,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央也已高度重视传统文化,试图用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因此,韩教授在最后认为:“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成为优势需求,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如何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公共文化建设之中已成当务之急”。
在讲座接近结束的时候,韩恒教授为我们梳理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并对在场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解答。最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学术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