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4日下午,应我院邀请,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现任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博导杨富学教授在我院第二会议室作了题为《中印文化交汇下的孙悟空及其形象演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朱丽霞教授主持,哲学系相关学科教师及本科生、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此次讲座。
首先,杨富学教授从图像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敦煌莫高窟中《唐僧取经图》壁画,并结合相关文字记载进行剖析,确定这些壁画的真正年代为元代,修正了学术界之前普遍认为的西夏时期的观点。他强调,学术探讨必须准确把握其时代背景,否则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将大打折扣。其次,杨富学教授通过对比元代杂剧《西游记》中的行者形象与汉文献中对印度罗摩故事的描述,提出孙悟空与无支祁形象具有同源性,其原型均源自印度神话中的神猴哈努曼。最后,杨富学教授进一步阐述了孙悟空形象是如何在佛教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中,经过宋、金、夏、元等朝代的演变,逐渐呈现为主角的过程。这一论述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孙悟空形象的起源,也充分展现了文化交汇下的丰富演变。
在交流与讨论环节,杨富学教授对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此次讲座逻辑严密,不仅是对孙悟空形象演变的一次深刻解读,更是对中印文化交流的一次精彩展示,将进一步开阔我院师生的学术研究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