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恰似火 正逢筑梦时
“黎明永辉,鸿起永在;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这是筑梦筑巢公益团队在姜鸿起烈士纪念馆的展览册上留下的字迹。为学习党史故事、筑牢信念之基,在观察实践中增长才干,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筑梦筑巢公益团队前往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韭园镇开展一系列宣讲活动,用热情谱写青春故事、以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明理增信 从党史中感召信念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韭园镇太康营村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姜鸿起烈士纪念馆,认真学习姜鸿起同志、彭雪峰同志抗日救亡、刊印《拂晓报》的光辉事迹。在纪念馆内,团队成员看到姜鸿起同志生前穿过的衣物、刊印报纸的工具,一件件饱经风霜的物品与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图片,形象地勾勒出姜鸿起同志勤劳创作、实干奉献的光辉形象。
“呕心拂晓,浴血中原”,纪念广场的石碑上镌刻的两行字高度概括了姜鸿起同志的一生。在烈士陵墓前,团队成员瞻仰雕像、默读挽联,被姜鸿起同志不畏牺牲、坚定信念的精神深深打动。通过万书记的讲解,团队成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故事教育课,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烈士们的英雄气魄与革命精神。
崇德力行 从实践中汲取力量
为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开展“资助政策乡村行”的号召,助力国家教育扶贫、脱贫攻坚工作。7月12日,在当地村委会的支持与帮助下,筑梦筑巢公益团队前往韭园镇小王庄村,深入当地村民家中,展开调研与宣讲工作。长风扇暑,茂柳连阴,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入户宣讲解答疑惑等形式,团队成员对当地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宣讲国家资助政策、勤工助学政策,及时解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信心。
“我十分开心能够以这种形式宣讲资助政策,把希望与光明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团队成员通过具体事例与相关资助政策,结合自身经历与感受,深入浅出、热情真诚地宣传资助政策带给家庭贫困学生的益处,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与好评,提高了群众对国家资助政策的知晓度,增强了社会对教育扶贫的获得感。此外,在入户宣讲与调研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辅导并检查当地中小学生暑假作业,添加微信并在后续帮助解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心理问题的疏导。在河南省遭遇特大暴雨灾害期间,周口扶沟县受灾严重,团队成员通过微信与曾入户走访的家庭取得联系,询问受灾情况并表达关心与问候。
砥砺奋进 从奋斗中担当作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三下乡的经历使我更真实地了解到农村地区的面貌,这既是对书本知识的有益补充,也为发现社会问题、进一步研究相关课题打下基础,更激励着我们以所学知识回馈家乡、回馈社会,做有益于国家的栋梁之才。只有将脚步深深扎进泥土、走进基层、付诸实践,才能真实地认清社会发展面貌,从而勉励自己更踏实地走好未来成长的道路。”团队成员在调研日志中这样总结道。让红色基因赓续,把使命永担在肩。通过此次“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筑梦筑巢公益团队成员们在中原精神的感召下,于社会实践中释放青春活力,凸显时代价值,极大地丰富了暑期实践的成效。“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灼人的太阳底下,团队成员们一同前行,不畏劳苦,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用青春与汗水擘画乡村振兴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