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我院举办了第四次哲学明德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哲学系曾云老师作为主讲人,焦卫华老师为与谈人,参与者为2019级和2020级哲学明德班全体同学。本次沙龙围绕“人是什么”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长久以来,“人是什么”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贯穿了整个哲学史。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也构成了哲学的核心使命。本次沙龙则基于现象学的角度,对该问题及其历史进行了梳理与回应。
首先,主讲人曾云以历史为主轴,从古希腊、中世纪再到近代的时间顺序,向大家介绍了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这一问题的理解。接着,引出了现象学及其代表的人性观。曾云谈到,在现象学的论域中,意向性行为是人的意识活动的本质性结构。从这个角度上而言,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人意象性活动的结果,人并不简单是一个生物学的存在者,而且还是赋予事物意义的、超越的存在者。除此,曾云还带领同学们系统地了解了海德格尔对于“人”的分析,强调海德格尔认为人是不断超越自身的存在者,对人的理解绝不能是以僵化的、下定义的方式,因此他反对“人是什么”这样的发问方式,我们对所有事物都应该从意义的、本源的层面进行理解。
与谈人焦卫华则从胡塞尔建立现象学的动机——建成一种最严格的科学讲起,从总体上向同学们叙述了现象学不断“还原”“排除”的思维过程。焦卫华通过这种对现象学线索式的梳理,为同学们初步进入现象学的论域提供了基础和帮助。
在问答环节,曾云和焦卫华通过“水杯”和“会议室”的例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现象学的思维方式,即还原到事物本身,直击事物的本质和意义。同时,这也帮助了同学们从现象学角度更加深入地探究“人是什么”这一问题。
通过这次沙龙,同学们意识到对于哲学中不少基础性的问题都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思考。同时同学们也提出在今后的哲学学习中,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理解问题,用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防止思维陷入单一和僵化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