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谈--刘俊英:扎根中国情境,推进共同富裕

作者:哲管院 编辑:刘亚宣   时间:2022-11-2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阐述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根植当前中国发展情境,谈些思考。

共同富裕是全民富裕,是全面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包括每个中国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不断夯实党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立足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最广大人民的得失为根本考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确保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使人民群众实现精神生活富裕,让全体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切实、更加可持续。

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演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成为了共同富裕的时代表达。共同富裕既要“分好蛋糕”,更要“做大做好蛋糕”。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发展,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以促成物质、精神协同共富为重要内容,着力于满足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筑牢共同富裕实现前提的关键举措,也是助推共同富裕实现过程的现实需要。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道路上,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共同富裕实现。

推进共同富裕的底线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现阶段共同富裕不再仅仅是愿景目标,更多意义上应视为一个治理过程。共同富裕不是拉平收入,而是要克服相对贫困,推进共同富裕的底线就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现阶段存在的相对贫困问题主要源自于由自然原因引发的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差距、由体制和政策原因产生的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由权利不公平导致的过高收入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悬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要和所能解决的共同富裕问题首先应聚焦于相对贫困治理的四个维度:家庭收入和财富占有的差距明显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公共品的享用水平均等化、人的知识和技能共同富裕。


教育部全国哲社科规划办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国家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社会科学院共青团网河南大学网站导航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地址:中国 开封 金明大道 邮编:475004 办公电话:0371-23885565
邮箱:zgy2015@henu.edu.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蓝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