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至22日,应我院周靖教授邀请,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楼巍教授在我院第四会议室连续举办三场学术讲座,总主题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本系列讲座由周靖教授主持,哲学系部分师生共同参与。
第一讲以“语言是世界的图画”为题,系统阐释了早期维特根斯坦代表作《逻辑哲学论》的核心思想。楼巍教授围绕“语言图像论”,深入剖析了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同构关系。他指出,有意义的命题对应可能的事态,语言的界限即是世界的界限,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则应保持沉默。这一框架为理解二十世纪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清晰的逻辑脉络。
第二讲聚焦“语言游戏与私人语言”,以维特根斯坦后期著作《哲学研究》为基础展开论述。楼巍教授通过严谨的论证,揭示了纯粹私人语言的不可能性,并强调语言的公共性本质。他阐明,感觉词汇的意义并不源于个体内在经验,而是来自其在语言游戏中的公共用法。此外,他还进一步辨析了“语法命题”与“经验命题”的区别,为理解感觉、意义与知识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三讲围绕“思想的河床与确定性”展开,重点解读《论确定性》中的核心观点。楼巍教授借助“河床”与“轴心”等隐喻,生动阐释了作为思想根基的“确定性”命题如何支撑语言游戏与怀疑活动。他强调,确定性并非知识,而是属于知识与怀疑的逻辑前提,为一切认知活动提供了基础。这一见解为探讨知识基础问题带来了重要启发。
在互动环节,参与讲座的师生围绕语言图像论的细节、私人语言论证等议题,与楼巍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讲座结束后还举行了签名赠书活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本次讲座为周靖教授发起并组织的“青年哲学家讲座”系列第七场。该系列讲座致力于邀请学术功底深厚、思想活跃且在哲学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青年学者,分享其代表性研究成果。这些分享不仅有效拓展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更为理论探索开辟了新的路径,同时也为学科建设持续注入创新活力。